一、化學和物理特性
聚碳酸酯,英文名Polycarbonate, 簡稱PC,是分子主鏈中含有—[O-R-O-CO]—鏈節(jié)的熱塑性樹脂。且是一種高透明度、非晶體工程材料,外觀透明微黃,剛確而帶韌性,具有特別好的抗沖擊強度(俗稱防彈玻璃膠)、熱穩(wěn)定性光澤度、抑制細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。
聚碳酸酯收縮率較低,一般為0.5%~0.7%,塑件的尺寸穩(wěn)定性好,塑件精度高。聚碳酸酯優(yōu)點非常突出:機械強度高,耐沖擊性是塑料之冠,彈性模量高,受溫度影響小,抗蠕變性突出;耐熱性好,熱變形溫度135~143℃,長期工作溫度達120~130℃耐氣候性好,尺寸穩(wěn)定性好;透光性好,著色性好,吸水率低。但對水分極敏感,易產(chǎn)生應力開裂現(xiàn)象耐稀酸、氧化劑、還原劑、鹽類、油脂等,但不耐堿、酮等有機溶劑。
PC料最大缺點是流動性較差,因此這種材料的注塑過程較困難,對模具設計要求高,塑件表面易出現(xiàn)銀紋,澆口位置產(chǎn)生氣紋。
二、注射工藝條件
1.干燥處理:
PC材料具有吸濕性,即使遇到非常低之水份也會產(chǎn)生水解而斷鍵、分子量降低和物性強度降低的現(xiàn)象。因此在成型加工前,應嚴格地控制聚碳酸酯的水份在0.02%以下,建議干燥條件為100-120℃,時間在2小時以上;以避免成型品的強度降低或表面產(chǎn)生氣泡、銀紋等等異常外觀。
2.料桶溫度:
一般溫度在270~320℃之間(不超過350℃),否則會出現(xiàn)分解,制品顏色變深,表面出現(xiàn)銀絲、暗條、黑點、氣泡等缺陷,同時物理機械性能也顯著下降。 PC對溫度很敏感,熔體黏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下降,適當提高料桶溫度對PC塑化有好處。
3.模具溫度:
80-120℃,模溫高可以減少模溫及PC料溫的差異,可以降低制件的內(nèi)應力。但是不宜過高,否則會容易黏模,且成型周期會加長。
4.注射壓力及速度:
80-150MPa,由于PC料流動性差,需用高壓注射,但需注意注射壓力太高會殘留大的內(nèi)應力,可能導致開裂。注射速度:壁厚取中速,壁薄取高速。